最近facebook(簡稱FB)在朋友間使用的很頻繁,新聞也經常有經營農場、開餐廳、水族箱的相關報導,根據數位時代「台灣Facebook使用人數成長率世界第一」文章的報導,台灣在9月17日的使用人口成長率為全球第一。另外,而CheckFacebook在2009.9.25的統計顯示,全球已經有283,443,180人使用,而台灣的使用者也超過322萬,成長率僅次於中國大陸為全球第二(但是大陸只有6920位使用者)
facebook確實很吸引人,特別是許多經營遊戲形態的應用程式,以及問卷調查形式的心理測驗,在我的塗鴉牆上最多的就是這兩種留言。經營遊戲一開始可能只是打發時間用的,反正一天花五分鐘,種種菜,拔拔草,養養魚,似乎是宜心養性,但是到了某個階段,每天沒去看看自己的農場、水箱或是餐廳,就會覺得似乎一天沒過完,好像中了慢性的毒,特別是每個應用程式都會要求使用者招呼一群人來加入,通常也會給朋友(或稱鄰居)特別多的使用者一些優惠,例如可以多買地(Farmville、Farm Town等),或是可以哆一些對象偷菜、寶物(開心農場、開心水族箱之流),也隱約激發了社群的合作(通常偷菜時還會幫忙除除草)與競爭(看誰的等級升的快!),讓人欲罷不能。
其實說穿了,Facebook的真正功用還是應該回歸它的口號:
Facebook,讓你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,隨時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刻。沒錯,它就是一種社交線上軟體,讓我們找到"失散"多年,沒有在"網路上"聯繫的人,和電子郵件不同的是,它就像是網路上的廣播,只要再塗鴉牆上Post文,線上的親朋好友,就會立刻得到資訊,讓人時時刻刻知道一些網上好友的動態,如此而已。
如果沒有facebook應用程式,使用者大概沒有那麼容易黏在上面,但是也因為這些應用程式,讓facebook也多少脫離它預設的目標。(可以這麼問:你究竟是上FB玩遊戲?或是和朋友們聊聊天、聯絡感情?)
有位朋友問說FB和教學有沒有關係?以facebook自己訂的規則(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olicy.php) 而言,在小學階段(滿13歲以下)根本不能申請帳號,而13-18歲也建議要家長同意,才可以傳送關於自己的資料(所有的應用程式都會要求你同意是否可以存取你的交友資料)。因此,只要在小學電腦教室看到學生使用FB,就知道他謊報年齡。試問,為了種種菜就說謊,有何教育意義可言?即使是18歲以上,也應該回歸FB的原始目標,而不是變成種菜的FB、養魚的FB,或是填寫毫無信、效度問卷的FB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